潩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整體提升與功能恢復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綜合示范課題
(國家重大水專項2015ZX07204-002)
一、清潩河課題簡介
“清潩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整體提升與功能恢復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綜合示范課題”(簡稱清潩河課題),是“十二五”期間國家重大水專項淮河項目設置的8個課題之一,屬于綜合示范類課題。由河南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組織,鄭州大學負責技術管理。
清潩河屬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發源于新鄭市,流經長葛市、許昌縣、魏都區(許昌市區)、臨潁縣、鄢陵縣等縣(市、區),至鄢陵縣陶城閘下匯入潁河,全長149km。清潩河是沙潁河最主要的兩條污染河流之一,沙潁河作為淮河流域的重要一級支流,其流域面積占淮河全流域的1/7,污染負荷占淮河全流域的1/3,故有“欲治淮河,必先治沙潁河”之說,沙潁河流域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對于促進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本課題緊密結合許昌市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建設的迫切需求,立足“十二五”,面向“十三五”,以流域水環境質量提升(十二五)與功能恢復(十三五)為目標,從 “水質”-“水量”-“水生態”-“水管理”四方面著手,“點”(產業集聚區)-“線”(河道/河岸帶)-“面”(農田面源)空間三位一體,“管”(水質目標管理)控結合,選擇發制品行業、綜合類工業集聚區、高度集約化農田和重污染河段(許昌段)河流為研究對象,設置了5項任務,通過技術集成、工程示范與推廣應用,大幅削減入河污染負荷,提升河流自凈能力,建成并運行清潩河流域集評估、服務、決策于一體的水環境多目標多部門綜合管理決策平臺,為最終建成清潔河流和恢復河流功能提供支撐和示范引領。
二、課題任務分工
本課題設置的重點研究任務如下表:
課題研究任務分工
子課題名稱 | 研究目標 | 承擔單位 | 參與單位 |
子課題一:發制品行業產業集聚區節水減排與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 針對發制品行業廢水的產生特點與水質特性,以及發制品產業聚集區混合廢水的特點,集成“十一五”研究成果,圍繞清潩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整體提升與功能恢復的迫切需要,研究發制品行業生產過程中的節水減排關鍵技術;發制品行業廠內最終廢水污染物穩定達標、經濟可行的關鍵技術;發制品產業聚集區混合廢水的多段A/O強化硝化深度凈化關鍵技術,通過示范形成發制品行業產業聚集區節水減排與污染控制集成技術,在此基礎上形成發制品行業產業聚集區的生態構建與產業發展模式。 | 南京大學 | 河南師范大學、環境保護部華南研究所 |
子課題二:綜合類工業集聚區高氨氮混合廢水污染物深度削減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 針對清潩河(長葛段)綜合類工業集聚區高氨氮混合廢水排放不能滿足入河水質標準的實際難題,開展典型行業氨氮排放源頭削減與控制技術、高氨氮混合廢水穩定達標技術、尾水生態深度凈化技術的研發與系統集成,突破基于物化-生物-生態組合工藝的高氨氮混合廢水深度處理技術,并進行工程示范,確保清潩河(長葛段)綜合類工業集聚區高氨氮混合廢水入河水質滿足如下要求:COD≤40mg/L,氨氮≤2mg/L。 | 北京林業大學 | 鄭州大學、河南師范大學 |
子課題三:高度集約化農田氮污染控制適用集成技術與應用示范 | 針對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工程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技術需求和高度集約化糧食生產農田氮素帶來的水環境風險問題,系統診斷農田氮污染發生機制及其對入河水質的影響,研究農田氮素的遷移過程,明確農田氮素流失對水體氮污染的貢獻程度;研發農田氮素快速檢測技術、以碳控氮的氮素容留固持技術、秸稈快腐還田技術、生態阻截聯控技術等,構建高度集約化農田“節氮—增效—控污”集成技術體系,形成農田清潔種植管理規范,并進行示范推廣,促進水專項技術成果高效轉化。 | 環境保護部華南研究所 | 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鄭州大學等 |
子課題四:清潩河(許昌段)環境流量調控與生態水系構建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 針對清潩河(許昌段)流域水系水資源匱乏、水系不暢、水環境功能退化、自凈能力低的問題,以水質改善和考核斷面達標為目標,開展水資源時空優化調配技術和生態用水保障機制研究,減少自然水系統取水量;開展基于“水文-水動力-水質”模擬的環境流量調控技術研究,增加河流自然水系統環境容量;集成河道水體生態強化凈化、河道微生境改善、水生植物和底棲動物多樣性恢復技術,增強河流自然水系統的自凈能力。通過上述研究實現清潩河(許昌段)流域水系增容強凈的目的,為清潩河水質全面提升和河流水生態功能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示范。 | 鄭州大學 | 南京大學、環境保護部華南研究所等 |
子課題五:清潩河流域(許昌段)多目標多部門綜合管理決策平臺及水環境功能恢復綜合示范 | 針對流域水環境質量提升與功能恢復的需要,結合課題研究和“十三五”河流水環境管理需求,開展清潔河流創新模式研究,明確清潔河流模式建設路線圖;為實現“十二五”清潔河流建設階段目標,促進流域水質達標,制定清潩河流域基于水質目標管理的水質改善方案;構建基于BDS/GPS、RS和GIS的清潩河流域多目標多部門綜合管理決策平臺,實現清潩河水環境質量的評估、服務與決策的智能化和科學化;承接子課題1-4研究成果,構建綜合類生態工業集聚區、集約化農田氮污染控制、生態水系建設模式,通過管理技術研究與示范、管理平臺應用示范、技術模式集成示范等,建設清潩河流域綜合示范區,促進清潩河流域水環境功能目標實現。 | 鄭州大學 | / |
三、清潩河課題進展
(一)立項申報
清潩河課題前期經過立項申報、指南掛網等過程,于2014年7月27日,在水專項2015年度立項課題(第一批)擇優評審會上以84.7的優異成績通過擇優評審。
(二)課題實施
清潩河課題在國家水專辦、河南省水專辦及淮河項目的關注及幫助下,順利完成了課題實施方案復核,課題預算審查及調整、課題任務合同書聯合審查、合同簽訂等工作。為規范課題管理,清潩河課題組建了課題辦并出臺《清潩河課題管理辦法》,以保障課題順利實施。目前,清潩河課題2015年研究經費已下撥,各項研究任務正有序開展。清潩河課題實施階段大事記如下:
l 2015年1月30日,清潩河課題召開內部啟動會,部署了課題2015年度上半年工作計劃和重點任務。
l 2015年2月10日,清潩河課題在許昌召開示范工程對接會。
l 2015年4月28日-5月5日,課題組準備實施方案復核及課題實施方案北京復核。課題針對復核專家意見對實施方案進行了深入修改并提交國家水專辦審核。
l 2015年5月-6月,課題任務合同書的起草、會審及簽訂。2015年6月12日,在國家水專辦及河南省水專辦領導下完成任務合同書聯合會審;6月18日根據專家意見完成課題任務合同書修改及網上填報,并將紙質材料上報國家水專辦;
l 2015年8月14日-15日,清潩河課題召開第三季度工作推進暨子課題技術研討會。
l 2015年8月27日,環保部下達水專項2015年預算批復通知。
l 2015年9月29日,清潩河課題召開啟動會。國家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明良、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宋麗英、科技標準處處長魏金春、副處長程新政,課題承擔單位鄭州大學副校長高丹盈、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高艷鋒、水利與環境學院院長吳澤寧和副院長李清富,許昌市環境保護局綜合規劃科科長馬耕天等相關領導蒞臨指導并發表重要講話。
l 2015年9月29日,清潩河課題邀請專家對各子課題實施方案進行咨詢論證。
l 2015年12月19日-20日,課題召開第四季度和2015年工作總結暨2016年工作計劃會。
擇優評審會 示范工程對接會
任務合同書聯合會審 季度工作會
啟動會合影